北京化工大學(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化工為特色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入選“卓越計劃”、“111計劃”,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的重要成員 。
學校創辦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學院,是新中國為“培養尖端科學技術所需求的高級化工人才”而創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學。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為首批全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之一;1994年更名為北京化工大學。
學校由3個校區組成,總體占地面積1070畝,建筑面積約63萬平方米;截止2015年9月,學校共設有12個學院,全日制本科生14770人,全日制研究生6040人(其中博士766人),高職生393人,函授、夜大等繼續教育學生6195人,學歷留學生225人 。
學校名稱:北京化工大學 英文名稱: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成立時間:建立于1958年9月15日。 北京化工大學昌平校區主樓
北京化工大學是中央部屬高校,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全國72所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之一,國家“211 工程” 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111計劃”成員高校之一。 經過50多年的建設,已經發展成為理科基礎堅實,工科實力雄厚,文、法、管、經濟學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點大學,形成了從本科生教育到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動站以及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人才培養格局。
學校由 3 個校區組成,東校區位于北京北三環東路,交通便利;西校區坐落于北京紫竹院公園西測,環境優雅;北校區在昌平區內,臨近著名的十三陵風景區,景色宜人。學校總體占地面積 1116 畝,建筑面積約 60 萬平方米。擁有現代化的圖書館、教學大樓、田徑場、大學生活動中心和一批裝備先進的教學、科研實驗室。
學校設有化學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文法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北方學院(獨立二級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 11個學院, 22 個處(部、辦), 5 個博士后流動站, 3 個一級學科博士點, 24 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50 個碩士點, 42 個本科專業。目前學校在校生總數已達 26300 人,其中博士、碩士生4000 人,本科生12000 人,高職生 1100 人,函授、夜大學等繼續教育學生 8000 多人,另外還有 200 余名留學生,獨立二級學院(北方學院)近20000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 2007 年學校擁有專任教師918 人,正、副教授600 多人,中科院、工程院院士9 人(其中包含了雙聘院士4名),云集了一批奮發有為的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級中青年突出貢獻專家和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等中青年學者,擁有一批國家級教學名師和北京市教學名師。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和發展。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學和化工過程機械 3 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高分子物理與化學 1 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學術水平蜚聲中外;應用化學、自動化儀表與裝置、工業自動化、化工過程機械、管理工程等 13 個省、部級重點學科享有盛譽;一批新興學科生物化工、環境工程、生物功能材料、制藥工程、通信工程、安全工程等煥發出勃勃生機。多年來,學校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進行了專業結構調整,創建了 10 個示范性專業;重視教學基地建設,并在化學、物理、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建設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已經擁有 3 個國家級教學基地、 1 個北京市級定點實習基地、 4 個校級教學基地。為構建與研究型大學相適應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學校投入 5000 萬元啟動了 “ 教育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 ”。形成了國家、北京市、學校和學院四級精品課程體系,其中物理化學和化工原理等 7 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學、數學建模等 28 門課程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構建了 “ 三層次四模塊 ” 的實踐教學體系,建成了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教學實驗中心、學科實驗平臺和專業特色實驗室,創新教育成果顯著。學校對研究生培養模式進行了重大改革,設立了優秀博士論文獎勵基金制度和優秀碩士論文獎勵制度;引入 “ 末尾淘汰 ” 機制;同時采取激勵措施,設立了優秀博士生與導師獎勵基金;接受免費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研究生實行了直博制,選拔優秀碩士生提前攻讀博士學位。 2003 年學校啟動了 “ 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 ” ,全面提高了人才培養的水平和質量,使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居全國重點大學前列。學校的科研工作發展迅速,擁有一批較強實力的科研機構。建有 1 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 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4 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6 個部級工程技術中心;還建有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所等 23 個校級研究所;超重力工程技術中心等 15 個校級工程技術中心;近百個教學科研實驗室。學校承擔了一大批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部委及企業委托的科技項目,取得了豐碩成果,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近年來承擔各類研究與開發項目 3000 多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成果 300 多項,全校人均科研經費名列全國高校前茅。 2001 年以來,已有 14 個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科技大獎,擁有 3 個教育部創新團隊,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學校非常重視基礎研究工作,近年來創新性、高水平的基礎研究項目、成果層出不窮,發表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論文和學術著作。 2007 年獲得國家科技二等獎 2 個、省部級科技一等獎 2 個,申請專利 210 項,科研到款 1.84 億。學校一直致力于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工作,北京化工大學科技園已經被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學校的科技產業擁有 20 多個與教學、科研緊密結合的科技產業實體,依托學校科技和人才優勢,以科技成果產業化為經營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產業,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領域已形成系列技術和多種產品,在密云縣、大興區等地建有高科技產業基地,產值超億元。為培養具有國際眼光的高素質人才,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學校十分注重開展國際學術和文化教育交流,并積極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先后與英、美、法、德、澳、韓、日等 40 多所大學建立了學術合作關系。杜邦公司、陶氏公司、巴斯夫公司、拜爾公司、羅納普朗克公司等 10 余家公司向在校學生提供獎學金。目前北京化工大學已與英國、芬蘭、丹麥、日本等國的大學等開展了學生互換、出國攻讀碩士生等項目,為在校學生提供了短期或長期出國留學的機會。并多次主辦國際性學術會議,眾多外國學者、知名教授與學校進行互訪、講學或科研合作,為學生提供了與外國教授進行交流的機會。學校可招收從語言生到本科生,碩士生以及博士生的多層次化的留學生。每年招收外國來華留學生百余人,逐漸形成了一個多元化的文化氛圍。建校以來,北京化工大學已為國家輸送了 7 萬余名各類人才。為進一步加快高等學校學科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結構調整的戰略目標,把高校畢業生的資源優勢變為推動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力量,學校建立了完善的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重視對學生的全過程就業指導工作,積極發揮學校在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供需見面、雙向選擇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多年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一直名列全國高校前茅。多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重視北京化工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原國家主席江澤民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為學校題詞,原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中央政治局常委賀國強、國務委員陳至立等領導人多次到學校視察并指導工作。在 21 世紀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北京化工大學的全體師生正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把北京化工大學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國內一流的、在國際上有影響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全體師生將更加自覺地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以飽滿熱情和昂揚斗志扎實工作,銳意創新,攜手奮進,譜寫和諧篇章,共鑄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