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切尔西_90足球即时比分_英超派系_青岛海牛比赛直播 - 罗马足球俱乐部

    三峽大學

      三峽大學坐落于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水電之都宜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大學,湖北省重點建設大學。

      三峽大學自1949年開始舉辦全日制大學專科教育,1978年開始舉辦全日制本科教育,1996年開始舉辦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教育,1998年與武漢大學等兄弟院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000年3月由先后直屬于原水利電力部、能源部、電力工業部、國家電力公司的原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和原湖北三峽學院合并組建更為現名。2013年正式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開始獨立培養博士研究生。

      三峽大學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特高壓獎學基金"設獎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建設高校、"2011計劃"湖北省級協同創新中心牽頭高校、中國水利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分會副會長單位、第四屆黃河研究會理事單位、全國就業50強高校、"聯合國學術影響力"組織成員高校。三峽大學具有免試招收港澳學生資格、推薦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及承擔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資格。

      學校概況

      三峽大學位于世界水電之都、長江三峽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是學科門類齊全、水電特色鮮明、面向全國招生的一所綜合性大學,是湖北省"十五"、"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大學和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我校自創辦以來,得到了國家、省、市各級政府和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中共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至立、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錢正英、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教育部部長周濟、水利部部長陳雷、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羅清泉等領導同志先后來校視察指導工作。

      歷史沿革

      三峽大學于2000年6月由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和原湖北三峽學院合并組建而成,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學校前身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1978年成立(隸屬于原水利電力部),1996年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合并,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8年通過國家"211工程"立項審查,開始培養博士研究生。在多年的建設與發展中,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著力整合資源、優化結構、突出特色、彰顯優勢,促進了優勢特色學科的快速健康發展,增強了辦學實力,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具有鮮明水電特色的湖北省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

      校園環境

      學校占地面積3787畝,校舍總建筑面積132.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7億元。建有3個標準田徑運動場,1座體育館,1座綜合訓練館;建有5個學生公寓小區,5個標準化食堂,有各類教學實驗中心(實驗室)63個,大中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2萬臺(件),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2.14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218萬冊,各類電子圖書42萬冊(件);建有158個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和產學研合作基地。擁有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6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重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3個。初步構建了水電能源工程、災害與環境、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電氣工程與信息科學、三峽文化與區域經濟五大學科群,園林組團式校園、國際標準田徑運動場、設施一流的圖書館、信息技術中心、語言語音學習中心、學生公寓、標準化食堂等,為廣大學子提供了優雅的學習生活環境。

      院系設置

      學校現有學院21個,本科專業55個,碩士點32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領域5個,涵蓋理學、工學、醫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等8大學科門類;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應用數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文藝學、生態學等 9個二級學科為湖北省重點學科;水利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為湖北省優勢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藥理學為湖北省特色學科;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學科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創新學科。現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學生近2萬人,碩士研究生1400余人,留學生400余人。

      人才師資

      現有教職員工近3000人,其中專任教師1400余人,其中教授207人,副教授45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59人,博士生導師27人,碩士生導師42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國家、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人,國務院、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1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12人,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崗位13個;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3個,湖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4個,以海外留學歸國博士為主體組成的科技創新團隊5個;聘請了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羅伯特?蒙代爾教授及11位院士在內的兼職教授271人。形成了以中青年骨干為主體、有較深學術造詣和較高科學研究水平的教師隊伍。

      人才培養

      學校堅持以培養合格人才為中心,高度重視學生的基礎理論、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人才質量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肯定。學校已培養各類畢業生近10萬名,他們已成為水利水電行業及湖北省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近五年,畢業生受到社會廣泛好評,本科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本科生在各類學科競賽及文藝體育大賽中成績卓著,在電子設計、結構設計、數學建模和"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等學科競賽中獲全國一等獎14項、二等獎22項、三等獎39項。研究生科研能力不斷增強,獲國家、省級科技進步獎20人次,獲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學校高水平足球隊連續兩次獲得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總決賽冠軍,武術隊、龍舟隊、籃球隊、體育舞蹈隊、大學生藝術團等在各級各類文體競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科學研究

      學校堅持以服務水利電力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結合國家重大水利水電工程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發揮人才與科技資源優勢,加強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被評為"科技服務湖北的先進單位"。近五年,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62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70項,"973"、"86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防科工委、教育部、水利部、國土資源部、湖北省等省(部)級重大專項252項,累計項目經費近4億元;有600多項技術開發成果應用于水利電力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直接經濟效益20多億元。在開挖卸荷巖體力學理論與應用,水庫滑坡機理、監測、預測預報及防治,高混凝土壩溫控仿真與施工優化,拱壩專項優化,水電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工結構光纖傳感監測新技術,邊坡生態恢復,水庫移民,水電站運行仿真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優勢與特色,居國內領先水平。有61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教育部自然科學及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3項、一等獎9項;發明專利60項。

      對外交流與合作

      學校先后與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教學、科研等合作關系,是國際滑坡協會、歐亞高校聯盟等國際組織的發起單位之一;在地質災害等方面與法國國立巴黎路橋大學等高校開展了廣泛的合作研究;與諾貝爾獎獲得者Alan教授合作在我校組建了Alan再生能源研究所;與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緊密合作,在德克薩斯州設立了孔子學院。學校常年聘有外籍教師30余人、外籍兼職教授50余人;近五年主辦、承辦重要學術會議及國際知名學者講座100余次。學校與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簽定了"支持合作協議",開展了廣泛的合作。

      展望未來

      學校以培育"愛國、自強、求真、創新"為主旨的"求索"精神為主線,著力營造科學與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校園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三峽大學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創造出寬嚴結合、規范有序、富有活力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構筑起團結、和諧、創新的育人生態環境。學校先后被授予"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湖北省城市園林式單位"等榮譽稱號。

      三峽大學,這個在濃濃的歷史文化土壤中誕生的時代弄潮兒,猶如三峽里的長江水,吐納百川;她又象"求索"的三閭大夫,昂首天外。目前,全校上下正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學科立校、人才強校、科技興校、質量固本和特色發展"戰略,推進內涵建設與發展,著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增強為水利電力行業和三峽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正朝著把學校建設成為"水電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地方綜合性大學"的目標邁進!

      創辦時間:
      2000年
      招生范圍:
      河北 山東 山西 遼寧 江蘇 安徽 福建 江西 湖北 湖南 廣東
      學校種類:
      綜合類院校
      院校層次:
      二本 藝術類二本
      單科要求:
      學校地址:
      湖北省宜昌市大學路8號
    • 招生專業:
    • 音樂學 音樂表演 舞蹈學 美術學 環境藝術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播音與主持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