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女子學院地處中國首都北京,是直屬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教育部批準備案的全國第一所公辦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學校,學校為中國女子高等院校聯盟高校,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高校,是中國婦女研究會婦女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國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秘書處單位。
學校前身是1949年由宋慶齡、何香凝、蔡暢、鄧穎超、康克清等老一輩婦女革命家創建的新中國婦女職業學校,1995年更名為中華女子學院,2002年正式轉制為普通高等學校。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校園占地面積9941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08459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價值6536.81萬元,館藏紙本圖書531336冊;開設6個學院、4個系、2個部,21個本科專業,4個高職專業;有教職工總數546人,在校生數6942人。
中華女子學院是全國婦聯所屬、經教育部批準的全國唯一一所女子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學校已有60年的辦學歷史。陳慕華任學校名譽院長。其前身是1949年由宋慶齡、何香凝、蔡暢、鄧穎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輩親手創建的新中國婦女職業學校,后更名為全國婦聯婦女干部學校。1984年升格為全國婦聯管理干部學院,成為全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女子成人高校。1987年,為滿足各界婦女不斷增長的學習需求,學校更名為中國婦女管理干部學院。1993年學校進行遷址、擴建,并于1995年更名為中華女子學院,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為學校題寫了校名。學校于1996年開始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舉辦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正式轉為普通本科高等學校。2005年,學校順利通過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取得良好成績。目前學校已成為具有普通本科、高等職業、成人學歷教育、婦女干部培訓及研究生聯合辦學資格等多層次的高等學府。擁有教職工456人,全日制在校生近5000人。
在全國婦聯的領導下,學校黨委帶領全校師生員工,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科教興國戰略和教育方針,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秉承“團結 勤奮 求實 創新”的校訓,堅持“學科立校、人才興校、科研強校、環境美?!钡闹涡7铰?,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在發展婦女教育、提高婦女素質,傳播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引領先進性別文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婦女發展、婦女國際交流以及國家外交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學校目前設有七個二級學院四系二部:社會與法學院(下設社會工作系、法律系、女性學系)、管理學院(下設人力資源管理系、會計系)、教育學院(下設學前教育系、心理學系)、藝術學院(下設藝術設計系、傳播與表演系)、高等職業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中華高麗學院,計算機系、金融系、外語系、對外漢語系、公共教學部、體育教學部。設有18個本科專業:社會工作、社會學、法學、女性學、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學前教育、應用心理學、藝術設計、播音與主持藝術、文化產業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金融學、英語、對外漢語,分布在法學、管理學、教育學、文學、經濟學、工學等6個學科門類,覆蓋社會學、法學、教育學、工商管理、藝術學等9個一級學科,設有10個高職專業。女性學專業是教育部批準的目前國內唯一一個女性學本科專業。社會工作、學前教育、女性學等辦學特色鮮明的專業,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
學校是最早成立全國女性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舉辦女性學師資研究生班、開設女性學本科專業、建設女性學書庫及社會性別網站的高校之一,成為婦女發展理論研究、女性人力資源開發和中國婦女教育的前沿陣地。《中華女子學院學報》是面向國內外發行的全國優秀社科學報。
學校以全面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和創新能力為核心,以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及優秀青年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構建了一支與學科專業建設需要相匹配、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富有活力、發展趨勢良好的師資隊伍。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大力加強教學質量工程建設,堅持抓精品課程、精品教材、特色專業和教學實踐體系建設,廣泛開展教學名師評選、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形成了領導重視、政策傾斜、經費保障、輿論導向、全員服務教學的良好局面,教學水平及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
圖書館現有藏書31.9萬冊,電子圖書25萬冊, 有正式數據庫20個,已具有了包括中英文學術期刊、中文學位論文、中文圖書、多媒體學習和各種參考數據庫在內的內容豐富的電子資源體系,正努力建設一個館藏豐富、特色鮮明,能夠為中國女子高等教育和社會性別研究與實務工作者提供信息資源支持的、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中國女性信息資源中心。
學校與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友好往來,與加拿大、英國、美國、韓國、日本等十幾個國家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2003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僑)留學生。
中華女子學院正以自己的優勢和特色,邁向集女性高等教育、女性理論研究、女性對外交流、女性圖書資料信息為一體的質量優良、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女子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