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切尔西_90足球即时比分_英超派系_青岛海牛比赛直播 - 罗马足球俱乐部

美術高考

西南交通大學2017年美術專業校考考題南京考點

時間:2017年02月03日 來源:美術高考網 整理:湖南美術高考網

   西南交通大學2017年美術專業校考考題

  考點信息:江蘇南京考點

  素描考題:男青年正面照片,四分之三側

  色彩考題:一個長柄的紅色澆花水壺,一個綠色小型花鏟,兩個蘋果,一個栽有小型綠色植物的陶瓷,一個深色小陶罐

 

西南交通大學2017年美術專業校考考題南京考點

  西南交通大學創建于1896年,中國第一所工程高等學府,中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礦冶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交通大學兩大最早源頭之一,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重點建設,首批設立國家“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并設有研究生院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坐落于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成都。毛澤東主席應茅以升校長之請為學校題寫了校名。學校以“唐山交大”、“唐院”享譽海內外,素有“東方康奈爾”之美譽。

  19世紀末,民族危難之時,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上“鐵路學堂片”,光緒皇帝御筆朱批,“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應運而生。建校以來,學校先后定名交通大學唐山學校、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中國交通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1960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64年,根據中共中央建設“大三線”精神,整體內遷四川。現有成都九里校區、犀浦校區,以及位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景區內的峨眉校區,占地5000余畝,犀浦校區為主校區。校慶日是5月15日。校歌是吳稚暉先生作詞的《文軌車書郅大同》。

  在跨越三個世紀的辦學征程中,學校始終與民族同呼吸、與國家共命運,篳路藍縷、弦歌不輟,秉承“灌輸文化尚交通”的歷史使命,培養和造就了以茅以升、竺可楨、林同炎、黃萬里、劉大中等為代表的彪炳史冊的科學泰斗、工程大師、商政精英和文化巨子,為國家和民族輸送了30余萬名棟梁英才,在土木工程、材料科學以及其它諸多重要領域創造了百余項“中國第一”乃至“世界第一”,推動實現了中國人自主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中國第一架運輸機、中國第一座長江大橋、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等劃時代重大成就。師生中產生了3位“兩彈一星”元勛、59位海內外院士,改革開放以來軌道交通領域當選的兩院院士幾乎都曾在此求學。鄧小平同志給予學校高度評價:“這所學校出了不少人才”。

  學校現以工見長,形成了工科、理科、人文社科和生命醫學“四大學科群”,交通運輸學科位居全國第一,材料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設有25個學院/系(中心),有機械工程、交通運輸工程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有車輛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等10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有中國語言文學、力學、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建筑學等1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有哲學、理論經濟學、數學、物理學、臨床醫學等4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土木工程、機械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工商管理等1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現有專任教師255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3人,國家“千人計劃”17人,國家“萬人計劃”2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24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9人,國家級教學團隊8個,國家級教學名師6人,國家級、教育部和科技部創新團隊9個。此外,還聘請了42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5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為兼職教授、名譽教授。

  學校構建起“價值塑造、人格養成、能力培養、知識探究”四維一體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現有全日制本科生28836人、碩士研究生15863人、博士研究生2093人。建有全國第一座茅以升圖書館,藏有紙質圖書資料400萬冊。承擔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3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9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位居全國第九。有4個國家重點專業,1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國家級評估認證專業。有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8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有國家級精品課程36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5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8門。全國率先推出通識教育系列、三大力學系列、高鐵系列MOOCs課程,國內首創。推進大類培養改革,開展“金融平臺班”、“數學基地班”和“中文基地班”等,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推進卓越工程師計劃,與行業企業開展“4+3”、“3+1”等多種模式人才培養。實施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計劃,獲批“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大力開展通識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倡行經典閱讀,建立了唐臣書院、機車博物園,以及西部地區首個大學生創客中心、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建侯課堂、大學生交響樂團、大學生藝術團等,致力于大學生專業成才和精神成人。組建國內首個軌道交通職業教育聯盟,做好覆蓋全路局(公司)的軌道交通人才培訓。生源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本科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

  學校建有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等7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建有磁浮技術與磁浮列車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32個省部級科學研究基地。開展高鐵、重載、新型城市軌道和高速及超高速高溫超導磁懸浮交通的創新研究,加強原理性、基礎性研究和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前瞻性技術研究,“十二五”期間在高速鐵路領域主持“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鐵聯合基金項目數位居全國第一,構建了以世界公認的“沈氏理論”和“翟孫模型”為標志的鐵路大系統動力學基礎研究體系。自主研發了世界首套同相供電裝置、世界首輛氫燃料混合動力有軌電車、世界首條真空管道高溫超導磁懸浮試驗線等。科技成果三次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在軌道交通領域獲得的國家科技獎勵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第一。還在相對論與量子物理,宇宙線物理與宇宙學,代數編碼與密碼函數,程序可信性自動驗證,心血管醫療器械表面改性關鍵技術,多尺度抗菌材料,科技云服務,金融大數據,服務大數據等一系列重要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在鄧小平研究、德國文學、中古方志方言、現代詩學、鐵路史研究、中國PPP研究、工程倫理、工業設計、創新創業理論與方法、行為決策理論、知識產權、災難心理、應對人口老齡化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先后發布大學國際化排行版、退休生活質量指數、大眾創業指數等系列交大指數。

  學校堅持國際合作和開放式辦學,同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國利茲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等56個國家、地區的186所高校及科研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與國際鐵路聯盟開展戰略合作。與英國利茲大學合作成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西南交大-利茲學院”,英國首相卡梅倫致信祝賀。作為中國政府推薦和指定的大學與印度鐵道部合作,援建印度鐵道大學。與瑞典卡爾斯塔德大學合作共建了在川高校在歐洲的第一所孔子學院。美國西北大學本碩4+1,中法4+4本科雙學位、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本科一學期訪學等留學、游學、訪學項目涵蓋全部年級。舉辦國際大學生文化藝術節,來華留學生學歷教育占70%以上,年均主辦、承辦國際性會議(論壇)15次。延聘25位海外院長,開展學科國際評估,有2個國家外專創新引智基地。舉辦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Biosurface and Biotrib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il Transportation》,啟動了中國高鐵學術專著國際出版工程。

  學校堅持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堅持頂天立地、軍民融合,堅持服務社會,與美國通用、德國西門子、中國中車、中國神華、中國網安、中航成飛等深入合作。與成都市合作共建世界一流大學,加快“環交大智慧城”建設,三級甲等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為學校附屬醫院。學校作為副組長單位對口支援建設西藏大學。對口精準扶貧馬爾康市、峨邊縣。設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建立了“科技—孵化—產業”互助成果轉化模式,組建和參與組建3個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校企成都運達在深交所上市。董事會成員單位95家。西南交通大學教育基金會獲“全國高校基金會先進集體”。

  120年來,西南交通大學守交通之本,行大學之道,形成了“竢實揚華、自強不息”的精神,“嚴謹治學、嚴格要求”的傳統和“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訓,擁有以羅忠忱、伍鏡湖、李斐英、顧宜孫、黃壽恒、羅河、何杰、王鈞豪、吳炳焜、任朗、王柢、高渠清、徐家增、勞遠昌、孫竹生、杜慶萱、孫訓方、曹建猷、郭可詹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學貫中西、誨人不倦的杰出名師,培養了以中國現代橋梁之父茅以升、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奠基人竺可楨、世界預應力混凝土先生林同炎、著名水利工程學專家黃萬里、中國近代植物學奠基人錢崇澍和建筑泰斗莊俊等為代表的彪炳史冊的科技大家;培養了以姚桐斌、吳自良、陳能寬,以及林同驊、方俊、張維、嚴愷、劉恢先、周惠久、莊育智等為代表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和著名科學家;培養了以杜鎮遠、趙祖康、侯家源、汪菊潛、龔繼成等為代表的工程大師;培養了以劉大中、羅明燏為代表的著名經濟學家和愛國教育家;培養了以楊杏佛、武懷讓為代表的民主革命先驅和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培養了以李光前、徐新六、貝祖貽、李國偉、楊裕球等為代表的實業家和產業巨子;為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特別是為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和壯大做出了卓越貢獻,是中國軌道交通領域辦學歷史最悠久、學科門類最齊全、專業配套最完善、核心資源最集中的高等學府。

  2015年學校第十四次黨代會確立了將西南交通大學建設成為交通特色鮮明的綜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學的總目標,確立了人才強校、國際化和數字化“三大戰略”和工科登峰、理科振興、文科繁榮、生命跨越“四大行動計劃”,鞏固并不斷強化學校在全國乃至世界軌道交通學科領域的優勢地位,爭取早日實現西南交通大學的偉大歷史性復興!

  眼下,西南交通大學正順應世界經濟深刻調整、新一輪科技革命風起云涌、高等教育革故鼎新的歷史潮流,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依法治校,深入推進“雙一流”建設,積極擁抱“雙創”和“互聯網+”,主動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成渝經濟區等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戰略,為實現“大師云集、英才輩出、貢獻卓著、事業常青”的交大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矢志奮斗!